一、五笔输入法简介
(一)五笔输入法的起源与发展
- 1. **起源**:
五笔输入法起源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,当时计算机逐渐普及,为了提高汉字输入效率,五笔输入法应运而生。它是王永民先生历经多年研发出来的一种输入法,最初主要应用于专业的打字领域。
比如说在早期的一些报社编辑部,记者们为了快速录入稿件,就开始使用五笔输入法。当时五笔输入法的出现就像是一股清流,给当时繁琐的汉字输入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,五笔输入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,从最初的简单版本逐渐发展到现在功能强大的输入法。
- 2. **发展历程**:
在发展过程中,五笔输入法不断吸收新的技术和理念。从最初的字根设计到后来的智能词组联想功能,每一次的改进都让五笔输入法的输入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
就像在一些大型的企业中,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推进,五笔输入法成为了员工们日常办公中不可或缺的工具。它不仅提高了文字录入的速度,还减少了因输入错误而带来的麻烦。
(二)五笔输入法的优势
- 1. **输入效率高**:
五笔输入法是根据汉字的字形来拆分字根的,一旦熟练掌握字根的分布和拆分规则,输入速度就会非常快。
例如,输入一个成语“四海升平”,用五笔输入法只需要依次输入“IGDW”这几个键,瞬间就能完成输入,而且不容易出错。
相比于拼音输入法,五笔输入法在输入一些生僻字或者复杂的词组时,优势更加明显。
- 2. **重码率低**:
由于五笔输入法是按照字根来输入汉字的,所以相同编码对应的汉字数量相对较少,重码率很低。
比如在输入“中华”这个词时,拼音输入法可能会出现很多同音的词组,而五笔输入法只需要输入“KWWL”这几个键,就能够准确地输入“中华”这个词,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。
- 3. **适应多种场景**:
无论是在办公环境中处理大量的文字资料,还是在日常聊天中快速回复信息,五笔输入法都能发挥出色的表现。
像一些专业的打字员,他们每天都要输入大量的文字,五笔输入法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。而且在一些需要保密的场合,五笔输入法的输入速度快且不易被他人窥探,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。
二、五笔输入法常用字根表
(一)横区字根
- 1. **基本字根介绍**:
在横区字根中,主要包括“一”“G”键上的字根,如“王、土、大、木、工”等。这些字根在汉字的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。
就好比建筑中的基石,它们是构建汉字大厦的基础。以“王”字为例,它的第一笔是横,在“G”键上,通过这个键位上的字根可以组成很多与“王”相关的汉字,像“玉、珏、玩”等。
还有“土”字根,在“F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地、址、场”等字。这些字根的分布和组合规律是学习五笔输入法的基础。
- 2. **字根分布规律**:
横区字根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,它们基本上按照笔画的长短和位置来排列。
一般来说,笔画较长的字根在键位的上方,笔画较短的字根在键位的下方。比如“一”在“G”键上,“二”在“F”键上,“三”在“D”键上。
同时,字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,比如“土”字根和“士”字根,它们的读音相近,在字根表中也相邻分布。
- 3. **典型字根示例**:
像“木”字根在“S”键上,通过它可以组成“林、森、材”等字。“木”字根的形状就像一棵大树,它的笔画横竖交错,与其他字根组合时能够形成丰富的汉字。
再如“工”字根在“A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功、贡、空”等字。这些典型的字根在五笔输入法中使用频率很高,熟练掌握它们对于提高输入速度非常有帮助。
(二)竖区字根
- 1. **基本字根介绍**:
竖区字根主要包括“丨”和“H”键上的字根,如“目、日、口、田、山”等。这些字根在汉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就好比汉字的骨架,它们为汉字的构成提供了支撑。以“目”字为例,它的第一笔是竖,在“H”键上,通过这个键位上的字根可以组成很多与眼睛相关的汉字,像“眼、睛、瞄”等。
“日”字根在“J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明、早、旧”等字。“口”字根在“K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唱、喝、呼”等字。这些字根的分布和组合规律是学习竖区字根的关键。
- 2. **字根分布规律**:
竖区字根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,它们基本上按照笔画的方向和位置来排列。
一般来说,笔画向上的字根在键位的上方,笔画向下的字根在键位的下方。比如“丨”在“H”键上,“川”字根在“K”键上,“山”字根在“M”键上。
同时,字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,比如“目”字根和“耳”字根,它们的读音相近,在字根表中也相邻分布。
- 3. **典型字根示例**:
像“田”字根在“L”键上,通过它可以组成“男、佃、累”等字。“田”字根的形状就像一块田地,它的笔画横竖交错,与其他字根组合时能够形成丰富的汉字。
再如“山”字根在“M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岩、峰、岳”等字。这些典型的字根在五笔输入法中使用频率也很高,熟练掌握它们对于提高输入速度非常有帮助。
(三)撇区字根
- 1. **基本字根介绍**:
撇区字根主要包括“丿”和“T”键上的字根,如“人、八、入、大、夫”等。这些字根在汉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就好比汉字的臂膀,它们为汉字的构成提供了力量。以“人”字为例,它的第一笔是撇,在“W”键上,通过这个键位上的字根可以组成很多与人相关的汉字,像“仁、从、众”等。
“八”字根在“R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分、公、兵”等字。“入”字根在“E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内、全、金”等字。这些字根的分布和组合规律是学习撇区字根的关键。
- 2. **字根分布规律**:
撇区字根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,它们基本上按照笔画的方向和位置来排列。
一般来说,笔画向左上方的字根在键位的上方,笔画向右下方的字根在键位的下方。比如“丿”在“T”键上,“牛”字根在“Q”键上,“爪”字根在“A”键上。
同时,字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,比如“人”字根和“亻”字根,它们的读音相近,在字根表中也相邻分布。
- 3. **典型字根示例**:
像“夫”字根在“D”键上,通过它可以组成“扶、肤、夫”等字。“夫”字根的形状就像一个人拿着一把锄头,它的笔画横竖交错,与其他字根组合时能够形成丰富的汉字。
再如“爪”字根在“A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爬、抓、爪”等字。这些典型的字根在五笔输入法中使用频率也很高,熟练掌握它们对于提高输入速度非常有帮助。
(四)捺区字根
- 1. **基本字根介绍**:
捺区字根主要包括“丶”和“Y”键上的字根,如“言、立、辛、六、门”等。这些字根在汉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就好比汉字的舌头,它们为汉字的构成提供了味道。以“言”字为例,它的第一笔是捺,在“Y”键上,通过这个键位上的字根可以组成很多与言语相关的汉字,像“语、说、诗”等。
“立”字根在“U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位、泣、粒”等字。“辛”字根在“I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辣、辞、辨”等字。“六”字根在“P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陆、庐、驴”等字。“门”字根在“M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闷、们、闻”等字。这些字根的分布和组合规律是学习捺区字根的关键。
- 2. **字根分布规律**:
捺区字根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,它们基本上按照笔画的方向和位置来排列。
一般来说,笔画向右上方的字根在键位的上方,笔画向右下方的字根在键位的下方。比如“丶”在“Y”键上,“疒”字根在“U”键上,“辶”字根在“P”键上。
同时,字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,比如“言”字根和“讠”字根,它们的读音相近,在字根表中也相邻分布。
- 3. **典型字根示例**:
像“辛”字根在“I”键上,通过它可以组成“辣、辞、辨”等字。“辛”字根的形状就像一把刀,它的笔画横竖交错,与其他字根组合时能够形成丰富的汉字。
再如“门”字根在“M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闷、们、闻”等字。这些典型的字根在五笔输入法中使用频率也很高,熟练掌握它们对于提高输入速度非常有帮助。
(五)折区字根
- 1. **基本字根介绍**:
折区字根主要包括“乙”和“N”键上的字根,如“己、巳、巴、马、女”等。这些字根在汉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就好比汉字的尾巴,它们为汉字的构成提供了收尾。以“己”字为例,它的第一笔是折,在“N”键上,通过这个键位上的字根可以组成很多与自己相关的汉字,像“记、纪、忌”等。
“巳”字根在“B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祀、汜、已”等字。“巴”字根在“C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把、爸、疤”等字。“马”字根在“D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码、骂、玛”等字。“女”字根在“V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好、奶、奴”等字。这些字根的分布和组合规律是学习折区字根的关键。
- 2. **字根分布规律**:
折区字根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,它们基本上按照笔画的方向和位置来排列。
一般来说,笔画向左上方的字根在键位的上方,笔画向右下方的字根在键位的下方。比如“乙”在“N”键上,“巛”字根在“V”键上,“彐”字根在“E”键上。
同时,字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,比如“己”字根和“巳”字根,它们的读音相近,在字根表中也相邻分布。
- 3. **典型字根示例**:
像“马”字根在“D”键上,通过它可以组成“码、骂、玛”等字。“马”字根的形状就像一匹马,它的笔画横竖交错,与其他字根组合时能够形成丰富的汉字。
再如“女”字根在“V”键上,与其他字根组合可以构成“好、奶、奴”等字。这些典型的字根在五笔输入法中使用频率也很高,熟练掌握它们对于提高输入速度非常有帮助。
三、五笔输入法速记技巧
(一)字根口诀记忆法
- 1. **横区口诀**:
一横二竖三撇四捺五折,这是横区字根的口诀。
比如“王旁青头戋五一”,就是说“王”字根在“G”键上,“青头”指的是“青”字的上部字根,在“F”键上,“戋”字根在“J”键上,“五”字根在“A”键上,“一”字根在“G”键上。
通过这样的口诀记忆,能够快速记住横区字根的位置和分布。
- 2. **竖区口诀**:
竖区字根口诀是“丨起竖钩上下分,左竖右竖要记清”。
例如“目具上止卜虎皮”,“目”字根在“H”键上,“具”字上面的部分字根在“M”键上,“上”字根在“J”键上,“止”字根在“H”键上,“卜”字根在“H”键上,“虎”字根在“E”键上,“皮”字根在“H”键上。
利用这个口诀可以轻松记住竖区字根的位置和分布。
- 3. **撇区口诀**:
撇区字根口诀为“撇起撇捺左右分,上撇下撇要分清”。
像“禾竹一撇双人立,反文条头共三一”,“禾”字根在“T”键上,“竹”字根在“R”键上,“一撇”指的是撇区的第一个字根,在“W”键上,“双人立”指的是“彳”字根在“T”键上,“反文”指的是“攵”字根在“R”键上,“条头”指的是“夂”字根在“T”键上,“共三一”指的是“三”字根在“D”键上,“一”字根在“G”键上。
通过这样的口诀记忆,能够快速掌握撇区字根的位置和分布。
- 4. **捺区口诀**:
捺区字根口诀是“捺起捺折上下分,左捺右捺要分清”。
例如“言文方广在四一,高头一捺谁人去”,“言”字根在“Y”键上,“文”字根在“Y”键上,“方广”指的是“广”字根在“Y”键上,“四一”指的是“四”字根在“L”键上,“高头”指的是“高”字上部的字根在“Y”键上,“一捺”指的是捺区的第一个字根,在“Y”键上,“谁人去”指的是“人”字根在“W”键上。
利用这个口诀可以快速记住捺区字根的位置和分布。
- 5. **折区口诀**:
折区字根口诀为“折起折钩上下分,左折右折要分清”。
比如“已半巳满不出己,左框折尸心和羽”,“已”字根在“N”键上,“半巳满”指的是“巳”字根在“B”键上,“不出己”指的是“己”字根在“N”键上,“左框”指的是“匚”字根在“A”键上,“折尸”指的是“尸”字根在“N”键上,“心”字根在“N”键上,“羽”字根在“N”键上。
通过这样的口诀记忆,能够快速掌握折区字根的位置和分布。
(二)拆分字根技巧
- 1. **取大优先原则**:
在拆分字根时,要遵循“取大优先”的原则。
也就是说,要尽可能地拆分出笔画最多的字根。
例如,“国”字,按照“取大优先”的原则,应该拆分成“囗”和“王”,而不是拆分成“一、口、王”。
这样拆分出来的字根能够更好地符合五笔输入法的规则,提高输入效率。
- 2. **兼顾直观原则**:
拆分字根时,还要兼顾直观性。
即拆分出来的字根要尽量直观,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字根的形状和含义。
比如,“休”字,按照直观原则,应该拆分成“亻”和“木”,而不是拆分成“人、木”。
这样拆分出来的字根更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,便于记忆和输入。
- 3. **能散不连原则**:
在拆分字根时,要遵循“能散不连”的原则。
也就是说,拆分出来的字根如果是散的,就不要拆分成连的。
例如,“早”字,按照“能散不连”的原则,应该拆分成“日”和“十”,而不是拆分成“一、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