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末页共4页/132条记录

电脑知识拓展

  • 历史演变

    :键盘从机械打字机到电子键盘的发展;1874 年首台商用打字机采用 QWERTY 布局,避免按键卡键;1960 年代电子键盘诞生,逐步集成功能键、多媒体键,适应计算机时代需求。
  • 容错输入

    :输入法允许的轻微错误输入;如拼音输入 “nihao” 打成 “niha”,输入法仍能匹配 “你好”;五笔中部分字根拆分错误也可显示正确字,降低纠错成本。
  • QWERTY 键盘

    :最常用的英文键盘布局;键盘左上角前 6 个字母键为 Q、W、E、R、T、Y,由克里斯托弗・肖尔斯设计,通过分散常用字母减少按键冲突,虽非效率最高但普及度最广。
  • 显示器

    :输出图像的设备,参数包括分辨率(如 1080P、4K)、刷新率(Hz,越高画面越流畅)、色域(显示色彩范围)。
  • 腕托

    :支撑手腕的外设配件;放置在键盘前方,托住手腕保持自然弧度,避免长时间悬空导致腱鞘炎,材质多为硅胶或记忆棉,选择时需与键盘高度匹配。
  • 下载 / 上传

    :下载是从互联网获取文件到本地,上传是将本地文件发送到互联网(如发邮件附件、传网盘),速度受网络带宽影响。
  • 生僻字输入

    :输入不常见汉字的方法;拼音:使用 U 模式拆分(如 “骉”=u+biao+biao+biao);五笔:按字根拆分(如 “赑”= 贝 + 贝 + 贝,编码 MMM);手写或语音输入辅助。
  • 大小写锁定(Caps Lock)

    :切换英文大小写的功能键;按下 Caps Lock 后,输入字母为大写(指示灯亮),适合输入英文单词首字母大写(如 “Hello”),但需注意关闭时避免全大写输入错误。
  • 文件夹

    :用于分类存放文件和子文件夹,可重命名、移动、删除,通过路径(如 D:\ 文档 \ 报告.doc)定位文件位置。
  • 认知负荷理论

    :学习打字时的大脑负担管理;初期因记忆键位和指法,认知负荷高,需分解任务(先练左手,再练右手),随熟练度提升,负荷降低,形成自动化操作。